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危化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企业)因原料、中间产物或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氯气、氨气等),面临着泄漏引发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多重风险。做好安全防范需从 “源头管控 - 过程监测 - 应急处置” 全链条发力,而气体检测仪作为风险感知的 “神经末梢”,是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的关键设备。
危化企业该如何做好防范?
1.防装置开车事故
化工生产常使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物质,生产操作条件有时需要高温、高压,开车过程中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做好对设备设施尤其是安全设施的全面检查和检验检测,确保原料供应齐备,装置流程畅通,设施设备完好。在反应釜、管道接口、阀门等关键点位提前安装固定式气体检测仪,针对生产中涉及的易燃气体(如甲烷、丙烷)和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开车前各区域气体浓度处于安全基线。开车过程中要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的幅度 (速率) 要求,严密注意工艺变化和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气体检测仪数值异常波动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做好应急准备,将气体检测仪与应急切断系统联动,一旦浓度超标立即触发阀门关闭、通风启动等措施,情况紧急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2.防危化品储存事故
高温下,各类易燃物质挥发,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雨水较多,一些遇水反应危化品,受潮、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或生成易燃气体或有毒有害烟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进入危化品仓库前,应先开启机械排风或打开库门通风,同时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仓库内气体进行预检,确认无易燃、有毒气体积聚。检查危化品状态,确认无变质、泄漏等情况。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有毒物品,必须储存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环境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并在仓库内安装多点固定式气体检测仪,24 小时监测可燃、有毒气体的浓度,检测仪与通风系统联动,浓度超标自动排风。
3.防管道泄漏事故
高温易使管道内压力升高,导致密封失效或管道破裂引起化学品的泄漏。
防范措施:
严禁危化品设备超压运行,确保管线、阀门、机泵等设备完好。在管道法兰、阀门连接处等易泄漏部位安装气体检测仪,加强对管线的巡检,巡检人员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及时发现和处理 “跑冒滴漏” 现象。加强对安全防护和救援设施的维护,将气体检测仪与应急响应系统对接,一旦检测到泄漏立即报警并提示泄漏大致位置,确保应急处置高效。
4.防气瓶爆炸事故
各类气瓶若长时间放置于露天,在烈日的照射下温度会持续上升,可造成瓶内压力升高,再加上外力撞击、气瓶倾倒等物理性因素,严重时会造成容器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范措施:
强化气瓶安全管理,要分类、分区存放,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防止暴晒、雨淋、水浸,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严禁卧放。在气瓶储存区安装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氧气含量检测仪,实时监测区域内气体浓度,若发生气瓶泄漏,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盛装易燃物质的气瓶,应缓慢操作,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5.防粉尘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是由可燃粉尘在受限空间内遇点火源作用而引起的爆炸事故,加之高温极易引发粉尘爆炸事故,未及时清理的粉尘还可能存在自燃危险。
防范措施:
有效通风和除尘,严格控制点火源。生产设备应符合抗爆、泄漏、抑爆等要求。在粉尘收集装置、车间角落等易积聚粉尘的区域,除安装粉尘浓度监测设备外,配套安装可燃气体检测仪(部分粉尘挥发可产生可燃气体),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要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单独设计通风、排尘系统,及时清理作业场所散落的粉尘。当气体检测仪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异常时,联动停止生产设备并启动通风。
6.防受限空间作业事故
高温天气依然持续,毒性物质挥发、扩散速度加快在受限空间内更易造成有毒气体积聚,导致中毒事故。若受限空间内发生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泄漏,也可能引发缺氧窒息事故。此外,若受限空间作业时通风不良,还易引发中暑。
防范措施:
加强对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的审批监管,保持作业场所空气良好流通。作业前必须使用便携式多合一气体检测仪对受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易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进行全面检测,作业过程中持续监测,必要时可对受限空间采取连续强制通风等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氧含量、易燃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在标准允许范围内。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及必要的防护应急设备,监护人员实时关注气体检测仪数据,一旦超标立即叫停作业并组织撤离。落实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尽可能避免高温时段作业。
7.防高温运输事故
长途运输、天气高温等原因可能致使装载液体、液化气体等物料的槽车罐体内压力升高,导致阀门泄漏甚至罐体破裂,从而引发危化品泄漏事故。炎热高温也会增加易燃化学品装卸过程的火灾风险。
防范措施: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运输、装卸易燃易爆危化品的作业。槽车装卸料时,在装卸区域安装固定式气体检测仪,监测周围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同时做好接地等措施。在装卸搬运桶装等包装形式的危化品时,禁止摔、碰、拖等野蛮作业,操作人员可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随时监测作业环境气体状况,确保安全。
8.防雷击和触电事故
雷击可能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损坏,引发大规模停电、停也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特别是罐区、装载台、仓库等重产、点要害部位,可能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夏季多雨高湿,若电气设备绝缘老化,易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若漏电保护失效,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
厂区应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提前做好防雷及接地检测工作。雷电期间停止易燃物料收发装卸等室外作业,罐区、仓库等区域的气体检测仪保持正常运行,实时监测是否因雷击导致设备损坏引发的气体泄漏。电气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作业时要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总的来说,危化企业的安全防范需以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为核心,气体检测仪作为风险监测的核心工具,是阻断泄漏事故向爆炸、中毒升级的关键屏障。通过科学部署检测设备、完善联动机制、强化人员培训,可最大限度降低气体泄漏风险,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