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氧气检测仪如何标定校准-详细教程解说-深国安

氧气检测仪如何标定校准?

一、氧气检测仪标定校准前准备

‌环境准备‌:尽量保持校准环境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因素的剧烈变化。例如,在冬季校准便携式设备时,需先将设备置于室内恒温 30 分钟,再开始操作。

‌设备检查‌:确保氧气检测仪外观完好,传感器无损坏,电池电量充足或充电器正常工作。

‌标准气体准备‌:采用标准气样比对校准法,准备已知浓度的标准氧气气体。一般以氧气浓度为 20.9%的标准气体用于常规校准,同时准备高纯氮气(99.999%)用于零点校准。如果用于特殊场景,还需准备其他浓度的标准氧气气体,如 25%VOL 标准气。

‌器具准备‌:准备好校准器具,包括校准气体流量计、校准气体压力表、校准适配器、气体管路、气体减压阀等,确保气路无泄漏。

氧气检测仪如何标定校准

二、氧气检测仪标定校准步骤

1.零点校准

‌开机预热‌:打开氧气检测仪,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一般预热时间为 30 分钟左右,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进入校准模式‌:根据氧气检测仪的型号和说明书,按照特定的按键组合或操作顺序进入校正模式。例如,有些仪器可能需要输入密码(如0000)后进入确认键,再进行标定键面操作。

‌通入零点气体‌:将准备好的氮气或其他无氧气体通过适当的管路通入氧气检测仪。连接校准适配器与检测仪进气口,开启流量计,将气体流量控制在规定值,一般为 0.5 - 1L/min。

‌设置零点‌:等待一段时间,待氧气检测仪的读数稳定后(通常需 3 - 5 分钟,不同品牌设备略有差异),使用仪器附带的工具或按键将仪器显示的氧气浓度设置为 0%。某些仪器可能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数值,而其他仪器则可能会自动识别并设置零点。

‌验证校正结果‌:完成零点设置后,重新检查氧气检测仪的显示值,确保它显示为 0%。如果显示值不为 0%,请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准确的零点。

氧气检测仪如何标定校准

2.氧气检测仪量程校准

‌通入量程标准气体‌:将氧气检测仪开机 30 分钟后,依次通入约为满量程 20%、50%、80%的量程标准氧气。例如,如果仪器的量程为 0 - 30%VOL,可分别通入 6%VOL、15%VOL、24%VOL 的标准氧气。同样将气体流量控制在规定值,通过校准适配器平稳通入检测仪采样口。

‌等待读数稳定‌:等待氧气检测仪显示值稳定后,比较显示值与标准气的标称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仪器误差范围可能不同,一般要求误差在±0.3%VOL 以内。

‌调整误差‌:如果在误差范围外,需要按照氧气检测仪菜单键选择用户校准,进入校准界面,选择量程校准。通过按键修改显示值到与“标准气体标称值”相符,并按住键不放可快速修改。修改完毕后按确认键保存该值并自动进入量程校准。

‌验证校正结果‌:氧气检测仪校准完毕后,再次通入零点气体进行验证,确保校准无误。重复几次此过程,直到校准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为止。

氧气检测仪如何标定校准

3.氧气检测仪标定校准后工作

‌记录校正信息‌:每次对氧气检测仪进行零点校正和量程校正时,建议记录校正的时间、环境条件和校正结果。具体的时间间隔,主要取决于氧气检测仪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

‌报警功能测试‌:手动设置报警阈值(通常低报 19.5%VOL,高报 23.5%VOL),通入对应浓度标准气,检查报警声光是否正常触发,确保校准后设备不仅数据准,报警功能也能正常工作。

4.氧气检测仪标定校准周期

一般情况下,氧气检测仪的检定周期为1年。但在两次周期检定期间,如果更换了传感器或对氧气检测仪的检测数据有怀疑,都应重新进行校准。此外,若氧含量检测仪用于高温(>50℃)、高湿(相对湿度>90%)或强腐蚀性环境(如化工酸洗车间),或者设备曾经历跌落、碰撞或故障维修后,以及出现“检测数据与标准气体偏差>±0.3%VOL”“报警阈值异常触发”“开机后显示不稳定”等情况时,无论是否到校准周期,都必须立即暂停使用并开展校准。

氧气检测仪如何标定校准

三、注意事项

‌1.标准气体有效期‌:标准气体需在有效期内使用,且气体钢瓶压力低于 0.5MPa 时需更换,避免因气体浓度不足导致校准偏差。

2.‌进气口检查‌:若通入纯氮气后,检测仪显示值仍>0.5%VOL,需先检查进气口是否堵塞,或传感器是否老化,若问题未解决需更换传感器后重新校准。

3.‌避免环境干扰‌:校准过程中需确保环境无风,避免标准气体被稀释。

您使用的氧气检测仪是什么型号呢?不同型号的仪器在操作细节上可能会有所差异,如需要详细技术指导,请咨询深国安客服人员。



在线客服

粤ICP备13009878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1695号 © Copyright 2018 深圳市深国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

0.1666s